(相关资料图)
在鄂西南的一个小山村,有一棵神奇的树。它为植物分类学树立了一座丰碑,让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此考察;它令这个偏远小山村声名远播,甚至改变了这里人们的生活。
夏至刚过,我从江西驱车千里,来到这个鄂西南山村——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谋道镇磨刀溪村,感受这棵树的雄奇。
这是一棵被国家标号为“0001”的“水杉模式标本树”,高大挺拔,屹立在齐岳山下、磨刀溪边,被誉为“水杉之母”,很受国际植物学界关注。
我站在它的面前,仔细端详。它的树冠虽略有残缺,但仍是铁干虬枝,苍翠欲滴。树冠下,围栏内,母树四周长满了寸许高的水杉苗,它们都由母树掉落的种子长成。一道道阳光打在水杉苗的身上,格外亮眼。陪同的利川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范深厚介绍,这棵母树树龄超过660年,树高35米,胸径达2.4米,需四五个人方可合抱;这些幼苗早已被订购,它们将移栽到国内外,装点地球村。
水杉是起源于中生代白垩纪的古老珍稀濒危树种,曾广布于北纬35°以北地区。第四纪冰川时,水杉类植物多为巨大的冰川摧毁。幸运的是,部分水杉在中国保存了下来。水杉属于杉科水杉属,落叶大乔木,是优良的庭院观赏和造林绿化树种,为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武汉的市树。
范工介绍,鄂西南现存5700多棵水杉母树,而这棵水杉树龄最长、基部最粗、树冠最大,因此被称为“水杉王”。
为什么在世界上的水杉多已灭绝之时,鄂西南方圆600多平方公里版图上的水杉却“香火”不灭,延续至今?范工似乎看出了我的疑问,他说,利川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让这里成为呵护水杉存续至今的“方舟”。利川平均海拔1100米,而磨刀溪海拔达1400米,这里四周都是高山峡谷,飞瀑流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地势南低北高,夏天南风浩荡,雨量充沛,冬季朔风被阻,严寒难侵,很适宜水杉的生长,而土壤中富含稀有元素硒,更是大大增强了植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往远说,这里的地质也很好,是侏罗纪时期形成的紫色砂岩,侏罗纪以来很少变化,也未受燕山运动的影响,所以,古生植物得以留存。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鄂西南的人民世世代代有爱绿、敬绿、植绿、护绿的传统。人们把先祖种植的或自然生长的水杉树当作祖传家珍,青年男女结婚时,要亲手栽一对“夫妻树”,以志百年偕老;家里添了子孙,也要种一棵水杉,以示祝福。
这棵“0001”号巨型水杉虽然已经600多岁,却依然年年春来滴翠,岁岁秋后结籽,把丰硕的果实献给人类。作为世界生物学界公认的“水杉模式标本树”,其“子子孙孙”已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南至雷州半岛,东北至辽东半岛,西至黄土高原,东至黄海、东海沿岸,都有这棵母杉的“子孙后代”播撒的绿荫。
利川人珍视这棵历经千难万劫而留存下来的古树,视为珍宝。为防雷电击伤“水杉王”,人们在它周围安装了3座50米高的避雷针;为防水土流失,伤害根系,人们挑来沃土,加厚土层;当地政府还成立了“水杉保护委员会”和“水杉母树管理站”。
靠山吃山,种树致富,勤劳的利川人秋采水杉籽,春植水杉苗,把水杉的种子和树苗,通过互联网销往各地,把民宿和旅游生意做得红火热闹。新时代的利川,山川秀美,产业兴旺,把水杉“文章”写得精彩传神,写得生机盎然。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31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