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如下:
1、葱蒨松犹嫩,清明月渐圆。 —— 欧阳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
(相关资料图)
2、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 —— 邵谒《长安寒食》
3、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 —— 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4、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 —— 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5、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 ——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6、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 ——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7、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 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8、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 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9、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 —— 张镃《寒食》
10、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 —— 温庭筠《寒食日作》
11、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 —— 郑刚中《寒食》
12、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 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2、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译文:乌鸦在乔木旁边低吟,清明节寒食节谁家在哭?
3、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唐白居易《清明夜》
译文: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台阶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
4、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唐孟浩然《清明即事》
译文: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
5、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唐韦庄《长安清明》
译文: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闲来无事以蹴鞠为乐。
1、《清明》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3、《清明日》唐代: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4、《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代: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
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