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 卫生城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 喜迎廊洽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食品安全监管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2023-04-15 12:25:59 来源:廊坊日报


【资料图】

​销售人员做到口罩、手套、健康证备齐上岗;店内商品摆放整齐,生鲜肉类区所售商品均有检验检疫合格证;咨询台摆放的“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问卷”引人注目……近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先后来到超市、农贸市场,集中对生鲜、蔬菜、肉制品等食材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查验是否存在过期食品、“三无”食品等,并仔细询问超市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营造良好创建氛围,有序开展整改提升工作,确保消费者购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落地落细落实,加强监管执法,找准严守安全底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中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建立“七大”运行机制,定制“标准、规程”精准推动食品安全创建工作,搭建“点、线、面”跟踪评价体系,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共建,从小切口解决市民群众关心关切的食品安全问题,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百姓权益保驾护航。

从户外电子大屏播放宣传动画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到街头志愿者发放宣传手册倡导绿色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再到依托“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创食安城,让我觉得在廊坊生活很幸福。”市民吴先生说。有幸福感是群众对生活最质朴的解读,也是对政府管理工作的最高褒奖,而吴先生的这种幸福感正来源于廊坊的食品安全。

近日,广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股负责人欧阳瑞锋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检查辖区校园食堂食品安全情况。打开电脑和手机,随即看到学校食堂实时工作画面,烹饪人员正在准备师生的午餐。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有大智慧。我市食品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围绕“企业上码、监管上网、数据上云、风险上图、存证上链、在线指挥”的建设理念,构建覆盖市、县、乡(所)三级“全市一盘棋”的市场监管,统一食品许可备案、监督检查、抽检监测、稽查执法、投诉举报、风险分级、信用监管、明厨亮灶、两个责任有效落实等智慧化应用。

“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形成‘大平台支撑、大数据慧治、大系统融合、大服务惠民、大监管共治’的智慧数字监管新格局。”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宁鸣飞介绍,全市8774家餐饮单位达到“清洁厨房”标准,26家学校食堂达到省级食品安全标准食堂,125家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达到优秀等级,1215家学校(含幼儿园)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此外,662家企业同步对接升级“廊坊市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平台”,建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均可开具二维码电子追溯合格证。全市652家在营农批市场入场商户全部纳入河北省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信息追溯管理系统,涉及农产品品种总数达2364个。

为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廊坊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方案》,培育三河粮油加工、霸州都市食品、文安杂粮、安次肉鸡等年产值超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6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数量230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数达到15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件。大力开展政府质量奖培育,以企业为培育主体,大力推广《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加强各级政府质量奖的培育工作。建立共享实验室,借力科技引领,在霸州都市休闲食品产业园区,以服务企业、优化资源为根本遵循,探索建立了霸州食品检测共享实验室项目,打造了全国首个“智能共享实验室”,助推传统产业新发展。

加强基层“网格化”建设,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街道)食药议事机构“全覆盖”,所有村街(社区)三级监管网格“全设置”,聘任村级协管员4131人,配合开展创建工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1+3”模式,即由监管部门带动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等各界力量,积极开展创建宣传,目前已实现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街道社区、公共场所3个“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创建倡议书、宣传资料20余万份(册),各级各类媒体发布相关报道200余篇,创建短片与海报阅读转发量已达100余万次,“人人知晓、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创建氛围日渐浓厚。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城市社会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充分体现,也是评价区域整体食品安全程度的综合性最高荣誉。今年,我们以群众满意为重要指标,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载体,促监管提升、促民生改善、促环境优化、促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为‘三城一会’创建工作增添新动能。我们还将继续围绕老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社会宣传,全面提升参与创建力度,全面引导社会共治共享。”宁鸣飞表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