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来自网络,谨慎辨别.转载声明:此文是互联网转载内容,文章消息内容其准确性、真实性,请相关年龄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请询问相关专业人士。
(资料图)
2、以下内容仅供阅读参考。
3、去医院检查就诊,小心耽误病情。
4、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中医认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
5、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6、茯苓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7、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与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药不同。
8、苓桂术甘汤、四君子汤、四苓汤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剂。
9、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
10、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
11、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12、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
13、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14、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
15、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
16、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17、4.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18、5.抗癌。
19、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20、 茯苓功效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
21、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22、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23、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与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药不同。
24、苓桂术甘汤、四君子汤、四苓汤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剂。
25、 茯苓薏米粥。
26、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
27、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28、 茯苓薏米饼。
29、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
30、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31、 茯苓陈皮姜汁茶。
32、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
33、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34、 茯苓的作用 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
35、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
36、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37、 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
38、又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39、 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
40、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
41、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42、 4.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43、 5.抗癌。
44、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45、[2] 文献论述 1.《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46、” 2.《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
47、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48、” 3.《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
49、主肺痿痰壅。
50、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51、” 4.《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52、” 5.《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53、” 6.《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
54、治溺黄或赤而不利。
55、《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56、” 7.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
57、治肾积奔豚。
58、” 8.《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59、” 9.陶弘景:“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
60、” 10.《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61、” 11.《用药心法》:“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
62、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
63、” 12.《汤液本草》:“茯苓,伐肾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涩能利之,与车前子相似,虽利小便而不走气。
64、酒浸与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
65、” 13.《本草衍义补遗》:“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宜。
66、” 14.《纲目》:“茯苓,《本草》又言利小便,伐肾邪,至东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涩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
67、而朱丹溪又言阴虚者不宜用,义似相反,何哉?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胺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
68、《素问》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69、观此,则知淡渗之药,俱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直下行也。
70、小便多,其源亦异。
71、《素问》云,肺气盛则便数而欠,虚则欠咳小便遗数,心虚则少气遗溺,下焦虚则遗溺,胞移热于膀胱则遗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厥阴病则遗溺闭癃。
72、所谓肺气盛者,实热也,其人必气壮脉强,宜用茯苓甘淡以渗其热,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
73、若夫肺虚、心虚、胞热、厥阴病者,皆虚热也,其人必上热下寒,脉虚而弱,法当用升阳之药,以升水降火。
74、膀胱不约,下焦虚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脱阳之症,其人必肢冷脉迟,法当用温热之药,峻补其下,交济坎离,二证皆非茯苓辈淡渗之药所可治,故曰阴虚者不宜用也。
75、""陶弘景始言茯苓赤泻、白补,李杲复分赤入丙丁,白入壬癸,此其发前入之秘者;时珍则谓茯苓、茯神,只当云赤入血分,白入气分,各从其类,如牡丹、芍药之义,不当以丙丁、壬癸分也,若以丙丁,壬癸分,则白茯神不能治心病,赤茯苓不能入膀胱矣。
76、张元素不分赤白之说,于理欠通。
77、” 15.《本草经疏》:“茯苓,其味甘平,性则无毒,入手足少阴,手大阳,足太阴、阳明经,阳中之阴也。
78、胸胁逆气,邪在手少阴也;忧恚惊邪,皆心气不足也;恐悸者,肾志不足也;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亦手少阴受邪也。
79、甘能补中,淡而利窍,补中则心脾实,利窍则邪热解,心脾实则忧恚惊邪自止,邪热解则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自除,中焦受湿热,则口发渴,湿在脾,脾气弱则好睡,大腹者,脾土虚不能利水,故腹胀大也。
80、淋沥者,脾受湿邪,则水道不利也。
81、膈中痰水水肿,皆缘脾虚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中焦不治,故见斯病,利水实脾,则其证自退矣。
82、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者,何莫非利水除湿,解热散结之功也。
83、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补心益脾,白优于赤,通利小肠,专除湿热,赤亦胜白。
84、” 16.《本草正》:“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
85、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
86、但补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损目,久弱极不相宜。
87、若以人乳拌晒,乳粉既多,补阴亦妙。
88、” 17.《药品化义》:“白茯苓,味独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用补脾阴,土旺生金,兼益肺气。
89、主治脾胃不和,泄泻腹胀,胸胁逆气,忧思烦满,胎气少安,魂魄惊跳,膈间痰气。
90、盖甘补则脾脏受益,中气既和,则津液自生,口焦舌于烦渴亦解。
91、又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
92、便溺黄赤,腰脐不利,停蓄邪水。
93、盖淡渗则膀胱得养,肾气既旺,则腰脐间血自利,津道流行,益肺于上源,补脾于中部,令脾肺之气从上顺下,通调水道,以输膀胱,故小便多而能止,涩而能利。
94、” 18.《本草求真》:“茯苓入四君,则佐参术以渗脾家之湿,入六味,则使泽泻以行肾邪之余,最为利水除湿要药。
95、书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谓也。
96、……且水既去,则小便自开,安有癃闭之虑乎,水去则内湿已消,安有小便多见之谓乎。
97、故水去则胸膈自宽而结痛烦满不作,水去则津液自生而口苦舌干悉去。
98、” 19.《本经疏证》:“夫气以润而行,水以气而运,水停即气阻,气阻则水淤。
99、茯苓者,纯以气为用,故其治咸以水为事,观于仲景书,其显然可识者,如随气之阻而宣水(茯苓甘草汤);随水之淤而化气(五苓散);气以水而逆,则冠以导水而下气随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水以气而涌,则首以下气而导水为佐(桂枝五味甘草及诸加减汤);水与气并壅于上,则从旁泄而虑伤无过(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戎盐汤、茯苓泽泻汤);气与水偕溢于外,则从内挽而防脱其阳(防己茯苓汤);气外耗则水内迫,故为君于启阳之剂(茯苓四逆汤);气下阻则水中停,故见功于妊娠之疴(桂枝茯苓丸、葵子茯苓散)。
100、凡此皆起阴以从阳,布阳以化阴,使请者条鬯,浊者自然退听,或从下行,或从外达,是用茯苓之旨,在补不在泄,茯苓之用,在泄不在补矣也。
101、” 20.《医学衷中参西录》:友人竹芷熙曰:“嵊县地固多山,有葛溪口,嵊东山名也。
102、本层峦迭嶂,峰回水绕之所,吴氏聚族而居,约四五十家,以种苓为业,其种苓之法,秘而不宣,虽亲戚不告焉。
103、新嵊药肆间,茯苓皆出于是。
104、春间吴氏之媳病,盖产后月余,壮热口渴不引饮,汗出不止,心悸不寐,延余往治,病人面现红色,脉有滑象,急用甘草、麦冬、竹叶、柏子仁、浮小麦、大枣煎饮不效;继用酸枣仁汤,减川芎加浮小麦大枣,亦不效;又用归脾汤加龙骨、牡蛎、萸肉则仍然如故。
105、当此之时,余束手无策,忽一人进而言曰:‘何不用补药以缓之’,余思此无稽之谈,所云补药者,心无见识也,姑漫应之。
106、时已届晚寝之时,至次日早起,其翁奔告曰:‘予媳之病昨夜用补药医痊矣。
107、’余将信将疑,不识补药究系何物,乃翁持渣来见,钵中有茯苓四五两。
108、噫,茯苓焉,胡为云补药哉?余半晌不能言。
109、危坐思之,凡病有一线生机,皆可医治.茯苓固治心悸之要药,亦治汗出之主药。
110、仲景治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汤。
111、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
112、可知心悸者汗出过多,心液内涸,肾水上救入心则悸,余药不能治水,故用茯苓以镇之。
113、是证心悸不寐,其不寐由心悸而来,即心悸亦从汗出而来,其壮热口渴不引饮,脉滑,皆有水气之象,今幸遇种苓家,否则汗出不止,终当亡阳,水气凌心,必当灭火,是谁之过欤?余引咎而退。
114、”渗湿利水。
115、健脾益胃。
116、茯苓有健脾胃,入肺,心经。
117、做茯苓粥。
118、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